笔墨禅悟(二) 一、徐急顿挫-------用笔之节奏 中锋入纸,锋在毫中,笔画有立体感,圆劲朗健,笔清而墨润。然毫端吐情,始成一字。情动于中而脉跳与律动骤起于方寸之间,腕底自...
笔墨禅悟(三) 一、书法之正、变 书法技艺,古今流传,代有增益,名家论述,浩瀚滋繁。理法有因有创,有承有变,有延有革。盖人之常识,因承延续者为正,创新变革者为奇,正...
3、黄庭坚 黄庭坚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乃苏门四学士之首,其为诗作文,以奇崛见长。为诗有“夺胎换骨”、“点石成金”之说,诗宗老杜,成“江西诗派”。其书,上学鲁公、扬...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...
砚海禅渡—道*理*法 一、道理法圆融于心 道尊而理显,皆属自然,法则有客观法与主观法之分。客观法为自然万物生长、消、灭之法,主观法为循客观法而拟之之术。自然万有,无不...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...
(一)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 在这里,儒家把明德与治国联系在一起,是从大处高处着眼。在这里,我们必须重申一下君子的概念,欲显明自己的美德于天下的君子,欲弘...
金刚经问答 第一讲 问题: 1、 为什么在“能断般若波罗蜜”前加“金刚”两个字? 2、 《金刚经》的宗旨是什么? 3、 《金刚经》与中观? 咱们上一次用了十三次课参悟了一遍《心经...
一谈到中庸二字,有人会讳莫如深,以为中庸的执持,是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的。多数人常把中庸二字挂在嘴上,却从来没有用心地详读一下孔子关于中庸的正解。甚而误解了中庸的本...
八正道 有了一个目标,有了一个起点,总要遵循一条正确的道路,才能够从我们的动机,我们的设想,按照我们的计划,达到目标,实现我们的理想。 佛说的八正道完全可以在世间法...